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 | 精微视达光学技术果实 为临床诊疗注入“光”动能
2023.06.27

1.jpg


5月29 -31日,“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届大会由苏州市政府、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主办,以“光领万物・赋能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全球院士、专家学者、业界精英,构建一个多元、开放、创新的全球性共享平台,共同促进光子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应用的合作共赢。


作为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的重要部分,2023国际光医疗发展会议于5月31日盛大启幕。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学者、专家以及企业和投资界人士汇聚,围绕光医疗技术和产业应用进行系统深入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跨界交流和碰撞,促使先进光学医疗领域产学研紧密结合,推动学术与产业合作共赢。


 乘“光”而上 国产技术崛起


精微视达作为中国共聚焦显微内窥镜领军企业受邀出席会议。会上,精微视达总经理冯宇在主题为“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产业化”的讲座上,从技术与临床价值、产业化进程以及对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产业化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探讨。


2.png

▲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产业化讲座


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镜分辨率可达亚微米级别,并且具有光学切片的能力。它通过常规内镜钳道伸入人体内部,可对组织放大1000倍,通过即时、无创的“光学活检”,实现细胞层面实时在体观察的光学诊断,让癌变组织无处遁形。这一光学诊断技术结合光学系统和独特算法,可实现超高分辨能力和超小观测端尺寸,呈现与病理活检高度一致的细胞形态。正是因此,该项技术也被赋予了“实时光学活检”的称号。


精微视达作为国内较早与诸多权威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的国产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制造商,始终坚持以为优质生命持续创新为使命,致力于“产学研医检”合作实践,推动癌症创新诊疗方案落地。


冯总表示,自成立以来,精微视达便围绕共聚焦显微内窥镜领域进行技术深耕,加速突破内窥镜临床应用多个细分领域,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衍生出探头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直径1.0mm的胆道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胆道),直径小于0.9mm的探针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nCLE)等光学技术的“果实”,持续为临床诊疗注入“光”动能。


合力破局 共推国产替代2.0时代


在以国产光学内窥镜的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环节,精微视达总经理冯宇与来自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各界代表从各自领域分享对国产光学内窥镜发展的看法,重点探讨了国产光学内窥镜的发展动态,深入剖析了内窥镜国产化进程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为大家带来无数启发与思考。


3.jpg

▲精微视达总经理冯宇受邀参加圆桌论坛


针对“国产光学内窥镜发展中的问题”这一议题,冯总表示中国内镜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要正视国内外内镜技术的差距,尊重科学家探索原创技术的巨大价值,通过打通上游下游产业链,在临床医生的引领下以及在整个产业生态的支持下,合力突破软镜市场这堵“厚墙”,不仅仅是挣脱“卡脖子”的国产替代1.0,而是提供比国外品牌更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形成发展中国家独有的标准,并辐射其他国家,共同实现国产替代2.0


作为全球第二家成功开发共聚焦显微内窥镜的公司,精微视达始终专注于为肿瘤的早期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先进技术,已实现技术涵盖肿瘤微创诊疗通道技术、实时可视化活检技术、肿瘤微创治疗技术三大技术领域,拥有知识产权300余项,其中共聚焦技术发明100余项。


由于这项技术的潜在价值,包括《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美国SAGES与TAVAC对CLE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分析》、《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直肠癌筛查和监测》在内的超过20篇国内外指南共识,以及众多权威机构均积极推广共聚焦技术应用于临床诊疗。


正因为此,国产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上市不到两年,已在全国80余家三甲医院投入应用,其中包括如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并与20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了30多个临床研究项目,另有近50家医院的临床研究项目即将启动。


4.png

▲国产倍晰®共聚焦显微内窥镜临床应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光制造时代正在到来。凭借其技术壁垒高、产业带动性强的特性,光子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重要领域,光学技术如何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融合创新,赋能医疗器械产业繁荣发展,正成为全行业高度关注的命题。


着眼未来,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共聚焦技术和电子内镜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精微视达将继续以底层核心光学技术做支撑,结合临床需求,乘光而上,深度参与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革新,为光学场景应用端的创新突破提供重要思路,推动光学医疗应用技术拓展更多可能性。